原文服务方: 航天器工程       
摘要:
苏/俄交会对接技术的研发,最初是为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月球使命服务的,后来主要用于空间站的运输使命。因此,最初的"联盟"飞船逐步演变发展为联盟号载人飞船系列与进步号货运飞船系列。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应用"指针"或"航向"交会雷达系统,基本采用自动轨道交会方法。对应急运作,联盟号航天员可使用手控器;对于不载人的进步号使命,空间站内的乘员可应用"遥控操作交会单元"系统,进行手控操作。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采用双共椭圆逼近与绕飞技术到达目标器对接轴线,沿对接轴线向目标器对接口作最后逼近。对未来空间规划,"新一代有人操作的运输飞行器"将取代历史悠久的联盟号系列载人飞船,除用于地球轨道使命外,还将在载人月球使命与火星使命中得到应用。
推荐文章
中外交会对接技术比较研究
航天器
交会对接
载人航天
四十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
交会对接
自主
在轨服务
RVD敏感器
非合作目标交会
交会对接视景仿真系统研究
交会对接
视景仿真系统
系统设计与开发
Vega
从ETS-Ⅶ到HTV——日本交会对接/停靠技术研究
工程试验卫星-7
H-Ⅱ转移飞行器
交会对接
停靠
自动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苏/俄交会对接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航天器工程 学科
关键词 联盟号飞船 进步号飞船 交会对接 交会雷达系统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特约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
页数 分类号 V47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748.2011.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宇杰 7 128 6.0 7.0
2 肖清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5)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联盟号飞船
进步号飞船
交会对接
交会雷达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天器工程
双月刊
1673-8748
11-5574/V
16开
199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9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87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