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测鉴定汉族和布依族个体表皮生长因子前体基因(preproEGF)第20、21外显子及其内含子DNA序列区段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方法 设计合成11条引物分别以布依族和汉族个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大片段PCR扩增和产物的DNA测序;以GenBank资料库相应的核酸序列为参照分析比较布依族、汉族个体和外国人种的单核苷酸多态分布.结果 布依和汉族个体基因组样本的PCR扩增均得到一条长约4.5 kb的DNA片段,其长度覆盖preproEGF基因的第20、21外显子及其内含子;汉族个体与布依族个体的DNA测序图显示:汉族个体有两个单核苷酸变体存在,一个位于preproEGF基因序列的第86380 bp (C/T),另一个位于第84580 bp(T/-);布依族个体也有一个单核苷酸变体存在,位于preproEGF基因序列的第84329 bp(T/C);与GenBank的DNA序列对比分析发现:汉族个体的(C/T)变体是一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迄今虽有报道见于欧洲和非洲撒哈拉民族人种,但在汉民族则未见报道;布依族个体的(T/C)变体也是一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该位点的多态虽已有报道见于汉族和其它民族人种,但在布依民族则未见报道.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汉族和布依族个体preproEGF基因的第20内含子区段存在3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即86380 bp (C/T)、84580 bp(T/-)和84329 bp(T/C),但汉族个体的84580 bp(T/-)单核苷酸多态尚需进一步证实.
推荐文章
紫苏PfPDA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紫苏
种子油脂
PfPDAT
单核苷酸多态性
倭竹族14-3-3非ε类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遗传学
倭竹族
竹类植物
14-3-3基因家族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在水稻中的应用(综述)
水稻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分子标记
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炎性反应与营养
营养物质
单核苷酸多态性
炎性反应
细胞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族和布依族个体preproEGF基因DNA序列中3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布依族个体 汉族个体 单核苷酸多态 表皮生长因子前体基因 PCR-DNA测序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1-774
页数 分类号 R3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布依族个体
汉族个体
单核苷酸多态
表皮生长因子前体基因
PCR-DNA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