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细胞水平地塞米松(Dex)致腭裂畸形的生物学机制,筛选出影响腭胚突间充质(EPM)细胞生长的地塞米松最适浓度.方法 腭胚突问充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实验组细胞分别以1×l0-9、1×10-8、1×10-7和1×10-6mol·L-1地塞米松加以干预,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在血清质量分数为10%条件下,随着Dex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率降低.第3天达到了地塞米松药物作用的最高峰.Dex浓度为1×10-6mol·L-1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时段的P值均小于0.01.结论 地塞米松在加药后第3天药物作用最显著,之后随着药物的代谢,作用减弱:浓度1×10-6mol·L-1的地塞米松,既有一定程度的抑制EPM细胞生长的作用,又不会导致大量的细胞死亡.其可作为在细胞水平研究地塞米松致畸的生物学机制的最适浓度.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小鼠腭胚突间充质细胞作用规律的研究
来源期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腭胚突间充质细胞 腭裂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09,224
页数 分类号 R782.2
字数 44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182.2011.02.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塞米松
腭胚突间充质细胞
腭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0-1182
51-1169/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4号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楼8层
62-16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