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制包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并测定其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方法 采用改良超声雾化法,将含BDNF的壳聚糖溶液加入超声雾化仪中雾化喷入海藻酸钠溶液中制成包裹BDNF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混悬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BDNF的标准曲线,并测定微囊中BDNF的体外每日释放量.结果 微囊形态为圆形透明颗粒状,粒径在3~5μm之间.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微囊中BDNF的体外每日释放量,显示药物累积释放量与时间之间是直线关系,基本符合药物零级释放动力学.结论 本法所制微囊工艺稳定,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推荐文章
包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对大鼠视神经损伤保护作用
视神经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阿司匹林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处方优化与释药机制研究
阿司匹林
海藻酸钠
壳聚糖
微囊
处方
释药机制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
微球
海藻酸钠-壳聚糖
体外释药
改性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微囊体外释药研究
羧甲基魔芋葡甘露聚糖
海藻酸钠
体外缓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包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微囊 释药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8
页数 分类号 R651.2
字数 19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535.2011.04.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明兵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17 133 7.0 11.0
2 陈静嫦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肌科 20 110 5.0 10.0
3 吴河坪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肌科 11 76 4.0 8.0
4 王宁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186 741 14.0 20.0
5 范志刚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肌科 10 81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微囊
释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医药
双月刊
1000-8535
44-1199/R
大16开
广州市盘福路1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46-34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4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