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6年Takahashi研究小组成功地将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和鼠尾成纤维细胞重编成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开创了体细胞重编程的全新方法,所得iPSC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生物学特性,不仅解决了人类胚胎千细胞研究所面临的伦理学困境和免疫排斥问题,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细胞多能性和基因组重编程的认识,再次掀起了干细胞研究的热潮.iPSC结合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的成果已经应用到动物疾病模型上.iPSC能够自我更新并维持未分化状态,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所有细胞,参与形成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体外定向诱导能够分化出各种成体细胞,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极具应用价值.但iPSC技术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推荐文章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疾病模型的应用价值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疾病模型
病理机制
药物筛选
细胞治疗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体细胞重编程
发育多潜能性
分化
Dickkopf-1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
Dickkopf-1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Neurogenin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重编程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重编程
转录因子
干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讯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体细胞 重编程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转录 调控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9-732
页数 分类号 Q25
字数 39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002.2011.05.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民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82 841 16.0 25.0
2 谢之景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7 245 8.0 14.0
3 苗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71 407 11.0 16.0
4 陈晓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细胞
重编程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转录
调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讯
双月刊
1009-0002
11-4226/Q
16开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82-19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3
总下载数(次)
2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