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能折射出为人父母者的价值取向。在这一点上,胡适和鲁迅有着巨大的区别:胡适希望他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做最上等的人";鲁迅则较有平常心,他在文坛行走多年,见多了正人君子们的种种丑陋嘴脸,看够了上层社会的堕落,不希望孩子成为空头文学家或空头美术家,他只希望孩子实实在在做人",寻点小事情过活"。
推荐文章
论鲁迅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
鲁迅
儿童
家庭教育
鲁迅教育思想片论
鲁迅
教育思想
启蒙主义
立人
——从《终身大事》与《伤逝》分析胡适与鲁迅对易卜生主义的解读
易卜生主义
健全的个人主义
启蒙困境
"伪士"批判
胡适笔下的曾国藩形象
胡适
曾国藩
人物品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胡适和鲁迅教育孩子的区别
来源期刊 学习博览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孩子 鲁迅 胡适 教育 社会精英 上层社会 平常心 美术家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G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孩子
鲁迅
胡适
教育
社会精英
上层社会
平常心
美术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博览
月刊
1673-6168
11-5476/G4
大32开
北京海淀区西四环中路45号
80-524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