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字自结绳记事以来,就是表达情意与记录事件的,但在某作家、学者眼里,文字只是谋取饭碗和职称的工具,与思想、情意毫无关系。据《淮南子》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字的产生为何会使"天雨粟,鬼夜哭"呢?唐代文艺理论家张彦远解释说。
推荐文章
泰语与汉语的同异性与对泰汉语教学
共同性
差异性
语音
词汇
语法
迁移
《新实用汉语课本》与《汉语教程》的比较
对外汉语
教材编写
比较分析
全球"汉语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新思考
汉语热
对外汉语教学
新思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被伤害的汉语
来源期刊 学习博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汉语 伤害 《淮南子》 文艺理论家 结绳记事 张彦远 文字 情意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
页数 1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汉语
伤害
《淮南子》
文艺理论家
结绳记事
张彦远
文字
情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习博览
月刊
1673-6168
11-5476/G4
大32开
北京海淀区西四环中路45号
80-524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