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假设不同结构的底物可同时参与自分类的串联反应,且各自生成的合适官能化的分子能进一步发生汇聚反应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反应模型,即在醋酸铵和间硝基苯甲醛的存在下,两种1,3-二羰基化合物经过2个并存的串联反应路径分别生成烯胺和烯酮中间体,二者随后汇聚选择性生成不对称的1,4-二氢吡啶.通过核磁共振直接检测反应液,进一步证实了该反应的高度选择性,即不同底物发生串联反应的高度自分类且汇聚的特性.
推荐文章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改进
二氢吡啶
Hantzsch反应
方法改进
合成
单取代苯乙醛及其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单取代苯乙酸
单取代苯乙醛
戴斯-马丁氧化剂
二氢吡啶衍生物
Hantzsch反应
合成
1,4-二氢吡啶的微波合成新方法
二氢吡啶
微波
合成
绿色化学
2,6-二甲基-4-芳基-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 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芳香醛
2,6-二甲基-4-芳基-1,4-二氢吡啶衍生物
合成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疏水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异源自分类串联反应集成策略构筑不对称的1,4-二氢吡啶衍生物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异源自分类串联反应 Hantzsch反应 1,4-二氢吡啶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97-2102
页数 分类号 O621
字数 4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源自分类串联反应
Hantzsch反应
1,4-二氢吡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