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隔山消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上述提取物对各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结果 ①隔山消提取物对各实验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痢疾志贺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乙酸乙酯部分MIC值均为0.39 mg/mL,丙酮部分均为0.78 mg/mL.同一种提取物对同一种菌的不同菌株表现出相近的抗菌活性.②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两种提取物均有明显抗菌作用,并且随着浓度降低抑菌圈直径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隔山消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乙酸乙酯部分抗菌作用强于丙酮部分.
推荐文章
苦莪洁阴凝胶配方提取物联合黄柏提取物的抗菌作用初探
苦莪洁阴凝胶
黄柏
体外抗菌
最低抑菌浓度
紫菀不同极性段提取物的药效比较
紫菀
极性段
提取物
镇咳
平喘
祛痰
石花菜和海蒿子提取物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石花菜
海蒿子
粗提取物
抗菌
圆形纸片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隔山消不同极性提取物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隔山消提取物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作用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52-1054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7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1.06.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辉 云南省大理学院药学院 7 55 5.0 7.0
2 王立云 云南省大理学院药学院 2 23 2.0 2.0
3 洪小凤 云南省大理学院药学院 1 18 1.0 1.0
4 王涛 云南省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 1 18 1.0 1.0
5 施贵荣 云南省大理学院药学院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04)
二级引证文献  (14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隔山消提取物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作用
抑菌圈
最小抑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