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41株经同工酶初步鉴定的中国野生双孢蘑菇菌株及作为对照的8株国内外栽培菌株和14株国外野生菌株进行基因组DNA的SRAP和ISSR分析,并对部分菌株进行ITS序列的扩增与序列比对.结果发现中国野生双孢蘑菇与对照菌株的ITS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为它们的进一步鉴定提供了DNA水平的依据,也表明同工酶鉴定和ITS序列鉴定的一致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野生双孢蘑菇在0.93的相似值上可分为3个大的类群并与采集地域相关,它们与对照菌株的遗传距离都比较远,揭示中国存在丰富的双孢蘑菇种质资源及独特的基因种群.
推荐文章
利用ISSR分析野生蘑菇与双孢蘑菇的遗传多样性
ISSR
野生蘑菇
栽培双孢蘑菇
聚类分析
双孢蘑菇96.4菌株和单孢后代间的遗传变异
双孢蘑菇
单孢菌株
遗传变异
RAPD
双孢蘑菇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蘑菇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双孢蘑菇SRAP、ISSR、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和菌群分类研究
双孢蘑菇
SRAP
ISSR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部分中国野生双孢蘑菇的DNA鉴定和遗传分析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食用菌 野生菌株 ITS SRAP ISSR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8-253
页数 分类号 Q939.96
字数 21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384.2011.02.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仲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19 74 6.0 7.0
2 廖剑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35 184 8.0 12.0
3 王泽生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1 164 8.0 12.0
4 蔡丹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12 58 5.0 7.0
5 陈美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23 144 8.0 11.0
6 蔡志欣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19 100 5.0 9.0
7 李洪荣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16 86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13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用菌
野生菌株
ITS
SRAP
ISS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