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最小超引力模型中计算新物理对Bu,d和B,介子衰变过程的贡献.结果发现:①新物理对-B0d→D(*)+D(*)-,B-u→D(*)0D(*)-和-B0s→D(*)s+D(*)-衰变过程分支比的贡献最大为30%;②这些过程的直接CP破坏很小,而混合CP破坏很大,超对称对其CP破坏贡献很小,基本可以忽略;③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和CP破坏的理论预言的主要误差来源于形状因子.
推荐文章
D→Kl(~v)l(l=e,μ)衰变过程研究
D介子半轻衰变
分支比
形状因子
D0→K-π+衰变过程研究
D介子非轻子衰变
非因子化方法
强子矩阵元
分支比
J/Ψ介子衰变过程对OZI规则的破坏
OZI规则
中间虚介子
衰变
分支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最小超引力模型中新物理对Bu,d和Bs介子双粲衰变过程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最小超对称模型 新物理 分支比 CP破坏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0
页数 分类号 O572.33
字数 49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林霞 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5 41 4.0 4.0
2 滕敏 24 50 4.0 6.0
3 陈中银 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 15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小超对称模型
新物理
分支比
CP破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0-5471
50-1045/N
大6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78-2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5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18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