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6-N,N-二丁基胺-1,3,5-三嗪-2,4-二硫醉单盐(DBN)的纳米聚合薄膜(PDB),然后采用自组装技术对铝合金表面PDB膜进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化处理,形成疏水性的高分子纳米复合薄膜(CPDB).通过循环伏安法解释了DBN在铝合金表面的反应及PDB的生长过程,同时分析了CPDB膜的形成机理.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对铝合金表面薄膜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DB膜形成后铝合金表面的接触角从未镀膜的89.90上升到124.30,CPDB膜形成后接触角达135.80; SEM和XPS测定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在铝合金表面获得均匀致密的高分子纳米复合薄膜.
推荐文章
疏水性硅烷复合膜修饰的铜合金表面的防腐性能
铜合金
有机硅烷
复合膜
耐蚀性
5182铝合金表面硅烷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5182铝合金
硅烷处理
硅烷膜
耐蚀性
EIS
钛合金表面纳米氧化锌薄膜制备及抗菌性研究
纳米氧化锌
医用钛合金
抗菌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铝合金表面三嗪二硫醇和硅烷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期刊 功能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铝合金 6-N,N-二丁基胺-1,3,5-三嗪-2,4-二硫醇单盐 电化学聚合 硅烷化处理 纳米复合薄膜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2-435
页数 分类号 TB333|TB34
字数 305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49 488 13.0 20.0
2 王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10 32 2.0 5.0
3 王亚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4 20 2.0 4.0
4 刘俊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铝合金
6-N,N-二丁基胺-1,3,5-三嗪-2,4-二硫醇单盐
电化学聚合
硅烷化处理
纳米复合薄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材料
月刊
1001-9731
50-1099/TH
16开
重庆北碚区蔡家工业园嘉德大道8号
78-6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27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910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