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具有抗菌活性的18种新合成的取代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在B3LYP/6-31G(d,p)水平上,对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构型全优化,并提取部分量子化学参数,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了影响抗菌活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表明,C(5)的亲核电子密度fNC(5)与S(1)-N(2)的键级Bs(1)-N(2),是影响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抗大肠杆菌活性的主要因素,所得QSAR模型对该类化合物抗菌活性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推荐文章
取代喹啉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及分子设计
喹啉
抗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密度泛函理论
定量构效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异噻唑啉酮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异噻唑啉酮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
抗菌活性
大肠杆菌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最新研究进展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
构效关系
抗癌活性
降血糖药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DPPH·的构效关系
黄酮类化合物
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
构效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取代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异噻唑啉酮 抗菌活性 大肠杆菌 密度泛函(DFT) 定量构效关系(QSAR)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0
页数 分类号 O641
字数 3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174.2011.1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良民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0 1004 18.0 24.0
2 夏树伟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1 113 6.0 8.0
3 吴晓静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16 2.0 4.0
4 毛雅嫔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噻唑啉酮
抗菌活性
大肠杆菌
密度泛函(DFT)
定量构效关系(QSAR)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672-5174
37-1414/P
大16开
青岛市松岭路238号
24-3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5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4758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