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碳糊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DPV)法研究了琥乙红霉素(EEs)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测定EEs的电化学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0.1 mol/L磷酸盐(pH=8.0)的缓冲液中,EEs在0.83和0.97 V(vs.SCE)处出现2个氧化峰.用计时安培法(I-t)对EEs进行定量分析,峰电流Ip与琥乙红霉素的浓度分别在2.0×10-7~2.8×10-6mol/L和2.8×10-6~3.1×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1.0×10-7mol/L.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为95.0%~98.8%,RSD为3.4%(n=3).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用于药剂中EEs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推荐文章
离子液体[Bmim][PF6]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尼群地平
伏安法
碳离子液体电极
离子液体
尼群地平
琥乙红霉素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改进
口占吨氢醇
琥乙红霉素片
溶出度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测定琥乙红霉素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发光
琥乙红霉素
电化学法快速测定茶多酚含量的研究
电化学
茶多酚
含量
电极
快速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琥乙红霉素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测定方法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琥乙红霉素 碳糊电极 电化学测定 计时安培法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4-708
页数 分类号 O657.1
字数 30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1.004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效亚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25 740 14.0 22.0
2 金根娣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8 59 5.0 6.0
3 任艳艳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 2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琥乙红霉素
碳糊电极
电化学测定
计时安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