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摘要:
微生物溯源是通过比较污染样品与可能的污染源中粪便污染指示微生物的差异或其生物标记的有无来判断污染样品和可能污染源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确定污染来源.鉴于传统的溯源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建立了一种基于拟杆菌群体特异性16SrRNA基因进行溯源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证明了水源周围的池塘对饮用水的污染贡献较大.与已报道的另一种新的快速溯源方法——利用大肠杆菌特异性基因phoE(膜外周磷通道蛋白编码基因)的PCR-DGGE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用拟杆菌特异性16S rRNA基因的PCR-DGGE溯源方法结果可靠、操作简便,较之大肠杆菌phoE基因的PCR-DGGE溯源方法,拟杆菌的溯源方法更适合塘坝型饮用水的溯源研究.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拟杆菌特异性16S rRNA基因的塘坝型饮用水污染溯源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微生物溯源 拟杆菌 群体差异性 16S rRNA基因 大肠杆菌 膜外周磷通道蛋白编码基因phoE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水体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0-1887
页数 分类号 X50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昌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114 1385 20.0 33.0
2 张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14 130 7.0 11.0
4 朱红惠 76 969 18.0 27.0
7 冯广达 5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溯源
拟杆菌
群体差异性
16S rRNA基因
大肠杆菌
膜外周磷通道蛋白编码基因phoE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1672-2043
12-1347/S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