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可溶性融合蛋白(ICOSIg)能否向不成熟DCs传递逆向信号及其性质.方法:以流式细胞仪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DCs表型分子改变;以ELISA检测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变化;以RT-PCR检测各组DCs细胞内细胞因子及受体、趋化因子等mRNA表达水平.结果:ICOSIg或膜锚定ICOS作用于不成熟DCs,均可诱导其高表达MHC-Ⅱ、CD80、CD86和CD83等表型分子;促进DCs特异性分泌IL-6.结论:ICOS作用于不成熟DCs表面的ICOSL可以向DCs细胞传递逆向信号,诱导DCs细胞高分泌IL-6,同时其表面重要的表型分子也上调,可能参与了DCs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其信号转导机制可能涉及p38-MAPK通路.
推荐文章
负载冻融抗原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抗膀胱癌作用的研究
树突状细胞
膀胱癌
细胞毒性
白介素-12
生物治疗
胎儿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膀胱癌效应的研究
胎儿
树突细胞
膀胱肿瘤
免疫疗法
热休克蛋白质类
丹皮酚对FSL-1与IL-4共刺激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丹皮酚
慢性皮炎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Th1/Th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诱导骨髓来源不成熟树突状细胞特异性分泌IL-6
来源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逆向信号 IL-6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7
页数 分类号 R392.11
字数 65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84X.2011.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茜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184 1189 17.0 25.0
2 唐古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44 284 11.0 14.0
3 吴君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2 3 1.0 1.0
4 丁庆莉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 3 2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不成熟树突状细胞
逆向信号
IL-6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0-484X
22-1126/R
大16开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89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0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02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