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下的互文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媒体对中国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除了说明主观性同样存在于貌似"中性"的灾难性新闻语篇中,也揭示了美国媒体意图塑造中国负面形象的意识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并再一次论证了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推荐文章
从汶川地震看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
汶川地震
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
对策措施
新闻传播中的互文性探析
互文性
新闻传播
传播效果
从非连续性教育视角看汶川地震后的心理教育
非连续性教育
汶川地震
灾后心理教育
互文观照视野中的《错误》文本
互文性
《错误》
郑愁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互文性看美国媒体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中国形象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互文性 新闻语篇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4
页数 分类号 G206
字数 45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2011.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婷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11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批评性话语分析
互文性
新闻语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