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外斜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性变化.方法 采用德国Roland公司生产的RETIScan3.20多焦视觉电生理仪,对103例外斜患儿和30名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测,进行视网膜不同区域的比较.结果 外斜组特征峰的振幅反应密度第1环为(710.31±13.54)nV·deg-2,低于正常对照组( 835.29±11.02)nV·deg-2;外斜组特征峰隐含值第1环为(109.9±10.8)ms,长于正常对照组(103.8±11.1)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组颞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106.9±3.1)ms,长于正常对照组(102.3±2.1)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组下半侧视网膜特征峰隐含值( 108.6±3.4)ms,长于正常对照组(106.4±2.2)m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斜组的视觉传导通路的损害中心重于周边.外斜患者颞侧视网膜、下半视网膜视神经传导通路有损害.外斜的机能及形态学异常可能存在于从神经节细胞到视皮层的整个通路中,而不是单独某个层面受损.
推荐文章
弱视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弱视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儿童
斜视性弱视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弱视
病因学
斜视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视野
儿童外斜视手术前后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儿童
外斜视
弱视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视功能及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间歇性外斜视手术
视功能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斜儿童多焦视觉诱发电位特征性变化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外斜 振幅反应密度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7-8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7.2
字数 332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小维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37 80 5.0 7.0
2 殷小龙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50 113 5.0 8.0
3 邓燕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38 91 4.0 7.0
4 杨洋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53 118 5.0 7.0
5 于春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29 88 5.0 8.0
6 廖瑜俊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23 49 4.0 5.0
7 鄢涛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眼科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外斜
振幅反应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