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型铁路客站建筑规模巨大、客流流线复杂,在功能及空间组织上采用立体化空间的布局模式,其空间的复杂性容易导致人们在其中迷失方向。文章通过对从客站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这一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相关客站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出提高客站可识别性的设计对策,以此帮助人们定向定位,从而提升新型铁路客站空间整体的人性化设计水平。
推荐文章
城市个性——广场空间可识别性设计初探
可识别性
地城特色
历史文脉
文化内涵
可识别性在住宅外观设计中的运用
住宅
外观设计
可识别性
活性污泥模型参数实际可识别性研究方法
活性污泥模型
实际可识别性
Fisher信息矩阵
识别性学习算法
识别性学习算法
词汇评分
句法语义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铁路客站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铁路客站 空间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设计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04
页数 分类号 TU248.1
字数 2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983.2011.05.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秦晓彦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铁路客站
空间可识别性
可识别性设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建筑
双月刊
1007-8983
51-1133/TU
大16开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66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30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