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首先对铜配合物催化DNA氧化断裂的机制及相关因素,包括DNA的结合能力与方式、活性氧物种的形成和活性氧物种对底物的损伤等进行了讨论,然后结合本组的工作对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对DNA切割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总结,探讨了核数、核种类、位阻、电荷、结合方式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对光激发铜配合物断裂DNA的机制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特异性含铜DNA断裂试剂的不同设计策略及相关切割行为进行了系统总结,这不仅有利于对铜配合物促进DNA断裂行为的系统理解,而且对于进一步设计高效含铜人工核酸酶以实现DNA的特异性断裂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新型吩噻嗪-咔咯锰(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DNA断裂的活性
咔咯
吩噻嗪
配合物
合成
DNA
氧化断裂
电化学诱导咪唑铜配合物断裂DNA的研究
电化学诱导
咪唑铜配合物
DNA断裂
有机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发光材料
有机铜(Ⅱ)配合物
蓝色荧光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配合物促进的DNA氧化断裂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DNA 氧化切割 特异性 光切割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7-450
页数 分类号 O614.121
字数 1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卫江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49 5.0 6.0
2 郭子建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9 219 8.0 14.0
3 孙辉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86 4.0 9.0
4 余臻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5 杨玮琪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NA
氧化切割
特异性
光切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jsnsf.gov.cn/News.aspx?a=37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