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试能力层级为“理解”B级。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文言虚词的用法主要是连缀词语、标识结构、表达语气等。
推荐文章
关于职高学生文言文复习的几点反思
高考
文言文复习
课本
初中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学习
初中文言文
实词
虚词
高考文言文系统性复习策略探究
高考
文言文
复习
系统性
策略
高中文言文虚词教法摭谈
高中语文
文言虚词
宾语前置
知识迁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悟“虚字其性情”,掌握随文定义法——2012年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方略
来源期刊 新高考:高三语文数学外语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文言虚词 文言文 复习方略 高考 定义法 性情 虚字 体悟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言虚词
文言文
复习方略
高考
定义法
性情
虚字
体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世纪智能
其它
2096-6806
32-1878/G4
16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20层
28-318 28-372 28-373
201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