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人工培育的3个构树无性系幼龄材为试验材料,对其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并揭示不同构树无性系幼龄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构树1号木材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最大,分别为684.95 μm和57.51,构树3号木材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最小,分别为482.65 μm和34.73;3个构树无性系木材的纤维壁腔比均小于1;它们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和纤维壁腔比差异极显著.构树1号幼龄材的纤维素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最高,分别为45.75%和32.04%,木质素含量最低,为15.72%;构树2号幼龄材的纤维素含量最低,为43.57%,而木质素含量最高,为18.16%.综合分析认为,构树1号更适合做造纸原料.
推荐文章
龙竹秆材化学成分分析
龙竹
秆材
化学成分
制浆造纸
猴头杜鹃木纤维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研究
猴头杜鹃
木纤维长度
木纤维宽度
长宽比
轮龄
化学成分
不同种源毛竹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异
种源
毛竹材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金寨毛竹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
金寨毛竹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个构树无性系幼龄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构树无性系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林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2
页数 分类号 TS74
字数 21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11.10.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飞 5 18 3.0 4.0
2 刘艳萍 37 210 7.0 13.0
3 翟晓巧 83 566 13.0 19.0
4 马永涛 27 130 7.0 10.0
5 晏增 27 110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树无性系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