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考《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这一点上明确要求考生能“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要求能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这一要求近年来在各地高考卷中多有体现:2011年山东卷《咏山泉》要求赏析“山泉”的品格和作者借此传达的情怀;2011年四川卷《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要求赏析“诗中诗人”的形象特征;2011年安徽卷《琅琊溪》要求对“琅琊溪”的画面及作者借此传达的情感进行赏析。客观分析此类题型,题目难度适中,但学生在答题时往往失分,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细节上没做到位。那么,具体该如何做才能得高分呢?
推荐文章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分析
概括
古代诗歌鉴赏之“四关注”
古诗
鉴赏
四关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解题策略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
解题策略
浅析积累在高考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古典诗歌
诗歌鉴赏
高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考诗歌形象鉴赏需关注细节
来源期刊 新高考:高三语文数学外语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诗歌形象 鉴赏 高考 《考试大纲》 文学作品 古代诗文 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诗歌形象
鉴赏
高考
《考试大纲》
文学作品
古代诗文
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世纪智能
其它
2096-6806
32-1878/G4
16开
南京市湖南路1号A楼20层
28-318 28-372 28-373
201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