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曲酸遗传毒性及有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检测染色体损伤.用不同质量浓度曲酸(0、500、1000、1500、2000、2500 μg/mL)诱导CHO-K1细胞,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CHO-K1细胞DNA损伤.结果:1/2 LD50、1/4 LD50和1/8 LD50不同剂量曲酸诱导昆明小鼠微核实验结果显示,各质量浓度受试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曲酸作用质量浓度为1000μg/mL,作用时间为6h时,即出现轻微DNA损伤;当曲酸作用质量浓度增大到2500μg/mL时,出现明显的DNA损伤.在24h内,或其他同一作用时间段,随着曲酸作用质量浓度增加,DNA损伤也呈增加趋势.实验未发现有明显的时间一效应关系.结论:体内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未观察到曲酸明显的遗传毒性,但体外实验高质量浓度曲酸在一定时间可导致DNA损伤.
推荐文章
富马酸泰诺福韦双特戊酯的遗传毒性研究
富马酸泰诺福韦双特戊酯
遗传毒性试验
Ames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微核试验
解酒灵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评价
解酒灵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Ames试验对海产贝类遗传毒性的检测
贝类
Ames试验
遗传毒性
腹泻性贝毒
小白鼠生物学试验
琼崖海棠籽油的遗传毒性评价
琼崖海棠籽油
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Ames试验
遗传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曲酸遗传毒性的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曲酸 传代细胞株 微核实验 单细胞凝胶电泳
年,卷(期) 2011,(3) 所属期刊栏目 营养卫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232
页数 分类号 R114
字数 3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夏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7 26 3.0 5.0
2 谷康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18 258 10.0 16.0
3 王岚 6 28 3.0 5.0
4 陈永红 1 8 1.0 1.0
5 邹志飞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1 8 1.0 1.0
6 刘慧智 6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9)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曲酸
传代细胞株
微核实验
单细胞凝胶电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