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前体氧化修饰水平变化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实验组(PD细胞模型组) 和对照组.PC12细胞孵育24 h后,实验组加入终浓度10 μM的蛋白酶体抑制剂PSI(以DMSO溶解),对照组加入DMSO,继续孵育24 h后用于研究.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E染色观察细胞内包含体的形成.提取细胞总蛋白,一向等电聚焦电泳后通过2,4-二硝基苯肼(DNP)的衍生步骤将含有羰基的氧化蛋白质标记上.而后通过2D凝胶电泳、Western 印迹技术与质谱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前体氧化修饰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D细胞模型中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前体氧化修饰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前体氧化修饰水平变化可能为P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前体的氧化修饰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 氧化修饰 蛋白质组学鉴定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4-1256
页数 分类号 R742.5
字数 24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287.2011.08.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赞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63 219 8.0 12.0
2 金涛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6 134 6.0 11.0
3 杜丹华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34 130 6.0 9.0
4 高鹏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61 345 8.0 16.0
5 张颖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54 623 14.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
氧化修饰
蛋白质组学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诊断学
月刊
1007-4287
22-1257/R
大16开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12-172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4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5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