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QUE-LCL),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小鼠口服吸收特性.方法 以山嵛酸甘油酯和聚山梨酯-80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以正交实验法优化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微观形态,并测定其粒径分布;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脂质体和胃肠道内容物及粪样混合物中槲皮素含量.结果 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为球状或类球状,平均粒径为172.63 nm,包封率为91.77%,其小鼠体内吸收优于槲皮素原料药和槲皮素普通脂质体.结论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适于制备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以正交优化法制备的制剂促进小鼠对槲皮素的口服吸收.
推荐文章
丹参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大鼠体外透皮研究
丹参素
柔性纳米脂质体
体外
皮肤渗透
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测定
槲皮素
长循环纳米脂质体
色谱法,高效液相
药动学参数
吲哚美辛柔性纳米脂质体与普通纳米脂质体体外透皮速率的比较
吲哚美辛
柔性纳米脂质体
体外
经皮渗透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诱导人食管癌癌干样细胞凋亡的研究
癌干样细胞
细胞凋亡
纳米脂质体槲皮素
食管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小鼠口服吸收研究
来源期刊 医药导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槲皮素 脂质体,纳米,长循环 色谱法,高效液相 口服吸收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6-1269
页数 分类号 R286|TQ460.1|R965
字数 40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yydb.2011.1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南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35 1144 19.0 30.0
2 叶方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 92 901 15.0 25.0
3 王刚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 121 729 13.0 17.0
7 杨光义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 85 737 14.0 21.0
8 常明泉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药学部 79 350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68)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槲皮素
脂质体,纳米,长循环
色谱法,高效液相
口服吸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导报
月刊
1004-0781
42-1293/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医药导报》编辑部
38-17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5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67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