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光阻法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综述了光阻法的建立、特点、仪器性能、取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结果:光阻法现收录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适用于检测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和数量,其仪器具备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取样精度高等特点,取样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倾注、合并内容物、用适当溶剂溶解稀释后取样.结论:光阻法现已成为检测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首选方法.但测定过程中存在小容量注射液取样数量多,切割中带入检品的微粒、检测空间中含有的微粒等外界因素给测定结果带来偏差的问题;取样瓶放置时间与搅拌速度对测定结果存在影响,在检测标准修订中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推荐文章
香丹注射液加入不同的液体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实验研究
香丹注射液
静脉输注
不溶性微粒
实验
减少静脉用药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进展
静脉用药
不溶性微粒
来源
危害
光阻法智能微粒检测仪自诊断故障分析与排除
光阻法传感器
不溶性微粒
故障自诊断功能
微粒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阻法检测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药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光阻法 注射液 不溶性微粒 检测 研究进展
年,卷(期) 2011,(1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讲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2-123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2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长淮 43 199 7.0 13.0
2 吴玮 10 25 2.0 4.0
3 胡丹 10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阻法
注射液
不溶性微粒
检测
研究进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房
半月刊
1001-0408
50-1055/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78-3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4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730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