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世纪以来,传统小说批评家认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人物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不是功能性的,这一观点即所谓的"心理性"人物观。用"心理性"人物观来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会避免很多片面的乃至错误的认识。曹雪芹用如椽巨笔细致入微地展现人的灵魂的深邃,充分地展示出人的性格深层结构中真实的矛盾内容。
推荐文章
《红楼梦》人物刻画的特色分析
《红楼梦》
人物刻画
特色
小人物大手笔——《红楼梦》中几个小人物的形象塑造
《红楼梦》
小人物
焦大
傻大姐
兴儿
艺术特征
《红楼梦》人物刻画的特色分析
《红楼梦》
人物刻画
特色
浅析《红楼梦》人物服饰色彩
红楼梦
人物角色
服饰色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玉微瑕 善恶并举——从“心理性”人物观论《红楼梦》人物塑造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心理性”人物观 《红楼梦》 人物塑造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I207.4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泽琳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理性”人物观
《红楼梦》
人物塑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94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