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时代的呼唤是王阳明学说产生的大前提、大背景,然而,具体到“龙场悟道”,则处处与贵州挂钩,或者说是在特定的时间(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特定的地点(贵州龙场)和特定的条件(当时的处境于社会环境)下爆发出来的思想火花.王阳明“万念俱灰”的心境,当地夷民给他的精神和力量,以及安宣慰给他的支持与帮助,都是“成道”的重要契机,由此产生“智者的彻悟”,创立了“心学”体系物[1].
推荐文章
王阳明"心即理"命题内涵及当代价值
心即理
工匠精神
培育
王阳明哲学思想探微(上)
王阳明
良知
本体
功夫
境界
王阳明及其后学亲裔与武夷山关系考
王阳明
阳明后学
阳明亲裔
武夷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的三大结构
来源期刊 品牌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龙场 悟道 儒家 “心学”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视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
页数 分类号 B2
字数 19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婧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场
悟道
儒家
“心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品牌研究
旬刊
2096-1847
14-1384/F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18
总下载数(次)
96
总被引数(次)
111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