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1961—2009年中国逐日最高温度资料,分成1961—1990年、1971—2000年和1981—2009年三个气候态(分别称为Ⅰ,Ⅱ,Ⅲ态),基于偏态概率密度函数定义极端温度事件,从频次、强度两个角度研究了不同气候态下中国夏季和冬季极端温度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空间分布上,夏季极端高温的频次、强度在Ⅰ态黄淮、江淮流域显著减小,在Ⅲ态,干旱半干旱以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沿岸、长江三角洲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显著增加;冬季极端低温频次在Ⅱ态中的北方、长江三角洲以及Ⅲ态中的高原、东北东南部、长江三角洲显著降低.冬季极端低温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但区域特征不明显.极端温度频次和强度在空间上一致性较好;时间演化上,夏季极端高温频次、强度均在Ⅱ,Ⅲ态显著增加,冬季极端低温频次、强度降低的趋势有所减缓.在当前气候态(Ⅲ态)夏季极端高温在经济发达地区发生比较频繁且极端性在增强;冬季极端低温的发生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且极端性也相对比较稳定.极端温度事件的频次与强度在时间变化趋势上存在较好的一致性.在Ⅰ,Ⅱ,Ⅲ态共同时段内,后一气候态检测出的极端高温频次均比前一气候态少,极端低温频次均比前一气候态多,这与背景温度随气候态逐渐升高是相一致的;后一气候态检测出的极端高温强度均比前一气候态小,极端低温强度均比前一气候态大.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球气候系统突变前,极端高温频次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突变后显著上升;极端低温频次在突变前后变化不明显.极端高温强度突变前表现出轻微的下降趋势,在突变后上升趋势明显;极端低温强度在突变前后大致相当,突变后的整体强度稍低于突变前.
推荐文章
中国夏冬两季最概然温度分布及其增温趋势减缓
增温趋势减缓
最概然温度
Box-Cox变换
中国夏冬季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近极值广义态密度
最概然强度
最大聚集程度
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
不同气候背景下新疆冬季极端冷(暖)事件的变化特征
冬季气候
极端冷暖事件
环流特征
新疆
不同气候背景下我国冬夏两季极端气温特征分析
极端温度
气候百分位法
蒙特卡洛显著性检验法
气候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最概然温度背景下不同气候态中国夏冬季极端温度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气候态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9-830
页数 分类号 P43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威 32 416 11.0 19.0
2 杨萍 45 477 13.0 21.0
3 钱忠华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127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28)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极端高温
极端低温
气候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