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近极值事件广义态密度估计方法,针对1961—2013年中国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事件构建了近极值广义态密度的参数,定义rp为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概然强度,ρˉmax为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大聚集程度,研究了1961—2013年中国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事件的聚集特征.结果表明:夏季,西北地区西部、华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南部,当日最高温度变化量达到离高温正距平阈值1.0—2.8?C并达到44%的聚集程度时,应及时给出极端高温异常增温事件的预警信息;在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以及西藏地区,当出现日最高温度变化量高于高温负距平阈值0.5—2.5?C的近极端高温异常降温事件并达到34%的聚集程度时,下一时刻出现极端高温异常降温事件的概率最大.冬季,对于西南地区,当日最低温度变化量达到离低温正距平阈值1.0—2.0?C并达到32%的聚集程度时,下一时刻最有可能发生极端低温异常增温事件;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和江南地区当日最低温度变化比低温负距平阈值高1.0—4.0?C时近极端低温异常降温事件会聚集发生.因此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概然强度rp和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最大聚集程度ρˉmax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下一刻极端温度异常变化事件的预警信息.
推荐文章
三江源区近60年不同气候态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极端温度
气候态
三江源
变化特征
1990-2010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的月变化特征
极端温度事件
极端降水事件
月变化
中国地区
青岛近海夏冬季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颗粒有机碳
悬浮体
青岛近海
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夏冬季近极端温度变化异常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近极值广义态密度 最概然强度 最大聚集程度 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2-35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6.0492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忠华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127 6.0 11.0
5 曹春红 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极值广义态密度
最概然强度
最大聚集程度
近极端温度异常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