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一种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二(2-(4-三氟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锌(Zn(4-TfmBTZ)2),基于NPB/Zn(4-TfmBTZ)2界面电致激基复合物,制备了一系列异质结量子阱结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结果表明,量子阱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界面电致激基复合物的发光效率以及器件的显色指数和色度稳定性.得出器件ITO/NPB(60nm)/Zn(4-TfmBTZ)2(3.0nm)/NPB(4.0nm)/Zn(4-TfmBTZ)2(30nm)/Alq3(30nm)/LiF(1.5nm)/Al(150nm)的性能最佳,在10—14V的电压驱动下,色坐标基本稳定在(0.324,0.337)附近,最高显色指数为92.5,最大亮度为2013cd/m2,最高发光效率为1.03cd/A.
推荐文章
新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齐聚噻吩衍生物
电致变色
电致变色器件
基于新型有机发光材料的白光照明器件的开发
高效率
环保
有机发光材料
有机白光发光器件
一个新型2D金属有机配合物Zn(Ⅱ)的结构及荧光性能
金属有机配合物
蜂窝层状
荧光性能
一个新型3D金属有机配合物Co(Ⅱ)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金属有机配合物
柔性三维网络结构
热稳定性
磁性材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一种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的量子阱结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2-(4-三氟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锌 电致激基复合物 量子阱 白光
年,卷(期) 201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5-679
页数 分类号 TN38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新材料界面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335 3432 28.0 45.0
2 刘旭光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118 1048 18.0 26.0
3 王华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新材料界面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49 349 10.0 17.0
4 郝玉英 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系 45 231 9.0 13.0
5 许慧侠 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新材料界面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5 14 2.0 3.0
6 孟维欣 太原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系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2-(4-三氟甲基-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锌
电致激基复合物
量子阱
白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Shan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sxnsfc.sxinfo.gov.cn/sxnsf/index.aspx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