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水浒传》中,作者塑造了108位梁山好汉,他们受恩必报,有仇必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扶困救危,使性逞气,好勇、斗强,追求类似手足兄弟之间的平等和公正,体现了一种“侠义”精神。而这种“侠义”精神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又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和境界。这里笔者例举一些“义士”和群体进行分析:
推荐文章
从鲁智深形象看《水浒传》的民间趣味
鲁智深
水浒传
民间趣味
浅议《水浒传》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
《水浒传》
人物描写方法
探讨研究
李贽与金圣叹的《水浒传》批评之比较
李贽
金圣叹
<水浒传>
创作论
主题论
人物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水浒传》忠义观
来源期刊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水浒传》 忠义观 梁山好汉 侠义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07.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郁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浒传》
忠义观
梁山好汉
侠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月刊
1008-8024
37-1333/G4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24-151
出版文献量(篇)
1605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