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壮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明清以来,其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因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农作物的引进、人口的迁移等人文地理因素的影响,壮族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特征。主要是平原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品种不断增加,但水稻种植一直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玉米、麦等杂粮在种植结构中的比重,大致呈由平原、丘陵向山地不断提升的趋势。这种变化正是壮族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地理环境的结果。
推荐文章
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的红花种植
明清时期
红花
分布范围
自然灾害
论明清竹家具设计之美
明清家具
竹家具
造型
文化
审美
新中国成立以来壮族文化典籍译介出版“走出去”的回顾与思考
壮族文化典籍
译介出版“走出去”
回顾
思考
论明清家具的创新设计
明清家具
创新设计
原则
思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明清以来壮族种植结构的变迂
来源期刊 古今农业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明清 壮族 种植结构 环境适应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古代农业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511
字数 80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祥学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43 13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明清
壮族
种植结构
环境适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今农业
季刊
1672-2787
11-4997/S
16开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6号
80-12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2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0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