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对西方的借鉴。经过几十年的沉淀,除去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个中经验与教训亦十分丰富。当下,已经到了高度重视、深刻反省文学理论双重属性的时候了。一两种文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学理论偏重于人之性情的导引,着眼点主要在于文学'怎么样'而非'是什么',所以极为重视文学的怡情悦性、人伦养成、和谐社会等功能,可以说是从文学本身出发看待文学。西方文化传统中,宗教的教化功能一直十分强大,所以对文学的社会要求远没有中国那么强烈,其文学理论日益偏向知识生产的功能。尤其是近
推荐文章
以“文学性”为中心:文学理论教学的结构重建
文学理论教学
“文学性”
结构重建
阅读
批评
浅析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理论的有效引入
高校英语
英美文学
文本分析
人物形象
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审美体验法的运用
文学理论教学
审美体验法
运用
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在文学方向学位论文选题中的应用研究
近现代西方文学理论
本科论文选题
历史语境
本土意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学理论的双重性:知识生产与文学教育
来源期刊 中外文论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经验 文学 生产 功能 传统 文学理论 双重性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8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I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坤 中山大学中文系 47 124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验
文学
生产
功能
传统
文学理论
双重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文论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