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认为,平遥方言的“动”可以作表示时间意义的助词,其所在句子可以表述未然事态、惯常性事态和已然事态.“动”所在小句的背景化是其演变为时间助词的主要原因.“嗓”表示时间时与“动”在语义功能和分布上存在不同.“嗓”由时间助词演变为表示假设的语气助词,并进一步演化为话题标记.与假设助词“唠”不同的是,“嗓”具有表达虚拟语气的功能.平遥方言中“动唠”和“嗓”的语义演变具有类型学意义,进一步印证了“时间义→假设义→话题标记”这一具有共性意义的语义演变路径.
推荐文章
基于助词用法的汉语词性、分词错误自动发现
助词知识库
用法
规则
自动标注
略论民俗与方言的关系
方言
民俗
载体
方言民俗学
金嗓开音胶囊质量标准改进
金嗓开音胶囊
薄层鉴别
绿原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平遥方言的助词“动”和“嗓”
来源期刊 语文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平遥方言 “动” “动唠” “嗓” 语义功能 语义演变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5
页数 分类号 H172.2
字数 91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979.2012.0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邱闯仙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平遥方言
“动”
“动唠”
“嗓”
语义功能
语义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研究
季刊
1000-2979
14-1059/H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南路116号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0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