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部出露的铜城超钾质岩,分布在甘肃省崇信县铜城镇以南的桃梢屲—庙滩一带,为浅成侵入岩墙,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性为霓辉黑榴二长斑岩与假白榴石斑岩.斑晶矿物成分以含白榴石、黑榴石、霓辉石及两种长石为特征;地球化学显示:主量元素以富集K2O、Al2O3、CaO而贫SiO2、MgO、TiO2、P2O5为特征,微量元素以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Ba、Pb而贫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为特征,地幔起源环境可能为EMI型富集地幔;两种岩性锆石U-Pb年龄显示其形成年龄(110.8±1.0)Ma和(107.6±0.9)Ma,为早白垩世.因此笔者认为: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发生岩石圈大幅减薄作用过程中,陆块西部岩石圈也有相应岩石圈减薄作用发生.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构造裂缝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
裂缝(岩石)
沉积(地质)
奥陶纪
三叠纪
侏罗纪
鄂尔多斯盆地古构造演化在气田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
古构造
构造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勘探区
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早古生代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长7烃源岩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
长7
烃源岩
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部超钾质岩及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超钾质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中生界 岩石圈减薄 鄂尔多斯 西南边部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2-1182
页数 分类号 P597
字数 76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12.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宏法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19 3.0 3.0
2 王润三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15 2.0 2.0
3 马占荣 3 22 3.0 3.0
4 彭天朗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15 2.0 2.0
5 包洪平 2 11 2.0 2.0
6 白海峰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2)
共引文献  (1616)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3(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4(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7(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钾质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中生界
岩石圈减薄
鄂尔多斯
西南边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