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求解中央供电两端接受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本文根据此种轨道电路在调整态、分路态、断轨态3种工作状态下的四端网数学模型,在不同的初始参数下仿真分析了轨道电路在断轨态和分路态下的转移阻抗的变化情况,得出轨道电路在断轨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大于分路态转移阻抗的最小值,以此简化了求解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求解此种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的计算方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为此类型轨道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ZPW-2000无绝缘轨道电路的机车信号新技术研究
ZPW-2000
轨道电路
无绝缘
机车信号
DSP
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认识简述
铁路信号
闭塞
移频
轨道电路
基于CEEMD特征提取的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故障诊断
电路网络理论
ZPW-2000A轨道电路
补偿电容
基于互补的总体经验模式分解(CEEMD)
故障诊断
数字无绝缘轨道电路调谐单元的谐振分析
数字无绝缘轨道电路
调谐单元
频率特性
特性阻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送两受”式无绝缘轨道电路最大传输距离分析
来源期刊 铁道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无绝缘轨道电路 传输距离 转移阻抗 计算方法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铁道通信信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9
页数 分类号 U284.2
字数 35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60.2012.09.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友鹏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151 1113 16.0 25.0
2 闵永智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43 317 11.0 15.0
3 田铭兴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135 1242 19.0 28.0
4 赵斌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5 173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绝缘轨道电路
传输距离
转移阻抗
计算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学报
月刊
1001-8360
11-2104/U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10号
2-30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8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544
相关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ansu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nwnu.edu.cn/kjc/glbf/gsshzrkxjjzxglbf.htm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