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方位向电扫描SAR(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TOPSAR)是星载SAR的一种全新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通过天线波束在方位向扫描,在保持ScanSAR宽测绘带优点的同时,解决了扇贝效应(scalloping)问题.针对这种工作模式要求天线在方位向和距离向都进行扫描的特点,推导了方位分辨率与扫描周期的具体关系,进而分析了系统参数的约束关系,提出了适于工程设计的系统参数设计方法.最后,用TerraSAR-X的参数进行了一组设计,以该设计结果为输入参数,运用SBRAS (SpaceBorne Radar Advance Simulator)进行了信号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对抗SAR-GMTI的方位向间歇采样延时转发干扰方法
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
方位向间歇采样
对抗性能
多普勒移频
对消干涉
航电仿真系统集成验证平台设计方法的研究
航电仿真
飞行仿真
总线激励
集成验证
多线程
用于灾情成像的FMCW SAR系统参数设计
FMCW SAR
灾情评估
参数设计
馈通信号
波束跃度对星载方位向扫描模式SAR图像质量的影响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向扫描模式
波束跃度
模式因子
成对回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方位向电扫描SAR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验证
来源期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扫描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向电扫描合成孔径雷达 参数设计 仿真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2
页数 分类号 TN957
字数 41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486.2012.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甸农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31 1811 20.0 30.0
2 何峰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42 276 9.0 13.0
3 董臻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79 532 14.0 18.0
4 黄海风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8 182 10.0 11.0
5 陈祺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扫描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向电扫描合成孔径雷达
参数设计
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2486
43-1067/T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42-98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9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1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