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纵深展开,中国文化也经历着新的震荡。与那些惊呼“文学死了”的悲观论者不同,我看到,虽然诗歌的社会影响力在日益缩小,但许多诗歌自身的质地却未必真的走低。一些诗人的心智和技艺,在进一步地成熟与丰富,使中国诗歌发生了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叙述,限于此次亚洲诗歌节的议题“诗歌精神和当代言说”和这篇评述性文字的篇幅,我侧重谈一下在我眼里近年来中国现代诗的外部和内部生长态势,以与在座的其他国家的诗人朋友们对话交流。
推荐文章
心灵与诗歌的对话--论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命意蕴
中国古代诗歌
生命意蕴
人生价值
中国文化与中国诗歌
中国文化
诗化特征
新诗二次革命
体悟诗歌之趣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现代诗歌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从诗歌文体角度论诗歌教学方法
诗歌教学
文体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眼中的今日中国诗歌——在“2011亚洲诗歌节”上的演讲
来源期刊 西部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诗歌 诗歌节 亚洲 社会影响力 中国文化 诗歌精神 对话交流 市场化
年,卷(期) xbxwxs_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4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I1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诗歌
诗歌节
亚洲
社会影响力
中国文化
诗歌精神
对话交流
市场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新文学(上)
双月刊
1671-3311
65-1222/I
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号
58-65
出版文献量(篇)
7421
总下载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