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设计一种室内甲醛气体实时监测和处理一体化装置.首先,通过电化学方法刻蚀大面积硅纳米线阵列并通过无电镀技术制备镍/硅纳米线(Ni/Si Nanowires)和钯-镍/硅纳米线(Pd-Ni/Si Nanowires)阵列电极,Pd-Ni/Si Nanowires阵列电极对甲醛有很强电化学催化氧化作用,以其为电化学甲醛传感器工作阳极,以Ni/Si Nanowires阵列为对电极,Ag/AgCl为参考电极,循环伏安技术测试结果显示该传感器对甲醛浓度灵敏度高达0.265mA/(mmol/L),三倍信噪比检测限为2μmol/L.其次,利用STC12C5410AD单片机产生三角波扫描电压模拟循环伏安原理,可利用回路中因催化氧化产生的峰电流值来监测室内甲醛浓度,并进一步通过恒压电催化将甲醛处理.该设计方案新颖、成本低廉、便于携带,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电化学还原脱氯用GC负载Pd-Ni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Pd-Ni/GC电极
Pd-Ni/PPy/GC电极
循环伏安
纳米晶Pd修饰p-Si电极的制备及其光电析氢性能
纳米晶
Pd/p-Si电极
化学沉积
析氢
深冷处理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
深冷处理
Cu-Ni-Si合金
显微硬度
导电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Pd-Ni/Si Nanowires电极室内甲醛实时监测处理装置
来源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化学甲醛传感器 钯-镍/硅纳米线电极 循环伏安 峰电流保持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化学类传感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9-732
页数 分类号 TQ150.5
字数 23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99.2012.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苗凤娟 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96 292 8.0 13.0
2 陶佰睿 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107 362 10.0 14.0
3 张琦 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16 42 3.0 6.0
4 姚颖帆 齐齐哈尔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化学甲醛传感器
钯-镍/硅纳米线电极
循环伏安
峰电流保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感技术学报
月刊
1004-1699
32-1322/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542
相关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jj.dragon.cn/zr/index.asp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