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具有四大类型有利油气成藏构造带,包括前陆带、中央隆起带、凹陷背斜带和斜坡构造带.前陆带还可分为前陆隆起带、前陆逆冲断裂带及前陆逆冲前锋带三个亚类.这些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构成了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复合连片,形成不同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前陆带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北缘、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南缘、吐哈盆地北缘、酒泉盆地南缘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中央隆起带仅在塔里木、准噶尔两个盆地发育;凹陷背斜带的典型实例为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部的英南构造带,另外还包括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哈德逊东河砂岩不整合超覆尖灭带和准噶尔盆地漠区坳陷的莫西断鼻等;斜坡构造带以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斜坡构造带为代表,它由地层不整合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形成复合构造样式.
推荐文章
车西北部古潜山油气藏特征
车西北部古潜山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
成藏条件
车西洼陷
松辽盆地北部浅层次生油气藏成藏特征
松辽盆地
次生油气藏
储盖组合
储层特征
砂体
有利勘探区域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多类型油气藏共生特征及其成藏机理
勘探方向
哈日凹陷
油气成藏机理
油气藏类型
银额盆地
中国西北部造山型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赋存
造山型盆地
构造特征
油气赋存
西北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
来源期刊 海相油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油气构造带 构造样式 复式油气藏 中国西北部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盆地·改造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分类号 TE111.2
字数 78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854.2012.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迪 7 29 3.0 5.0
2 吴红华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 3 9 2.0 3.0
3 杨津 2 6 1.0 2.0
4 杨克绳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研中心 8 8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含油气盆地
油气构造带
构造样式
复式油气藏
中国西北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相油气地质
季刊
1672-9854
33-1328/P
大16开
杭州市西溪路920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