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L-异亮氨酸和Cu (Ac)2·H2O为原料合成了铜(Ⅱ)配合物[Cu (L-ile)2 (H2O)](L-ile=异亮氨酸根)并培养标物单晶.产物结构由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采用琼脂扩散抑菌法测定了Cu(Ac)2·H2O,配体和配合物的抑菌性能,实验表明,Cu (Ac)2·H2O和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循环伏安特性研究.循环伏安图显示该配合物有一对准可逆的阴极峰和阳极峰.
推荐文章
异烟酸铜(Ⅱ)的固相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异烟酸
铜配合物
固相合成
表征
抑菌活性
红霉素A肟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抑菌活性
红霉素A肟
过渡金属
配合物
合成
表征
抑菌活性
有机铜(Ⅱ)配合物的合成
发光材料
有机铜(Ⅱ)配合物
蓝色荧光
合成
壳聚糖希夫碱金属[Cu(Ⅱ),M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壳聚糖
希夫碱
Cu(Ⅱ)
Mn(Ⅱ)
配合物
合成
抑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抑菌性能及循环伏安特性
来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异亮氨酸 铜(Ⅱ)配合物 合成 抑菌 循环伏安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9
字数 277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智栋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117 493 9.0 17.0
2 许兴友 13 24 4.0 4.0
3 李秋潼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3 7 2.0 2.0
4 薄莹莹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2 5 1.0 2.0
5 端木传嵩 6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亮氨酸
铜(Ⅱ)配合物
合成
抑菌
循环伏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0411
32-1822/N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