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IL-21对人外周血(γδ)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有或无IL-21参与的条件下,加入到含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IL-2或IL-15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γδ)T细胞.在培养的第10天用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γδ)T细胞的纯度及(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用CCK-8试剂盒检测(γδ)T细胞对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细胞因子组诱导10 d后(γδ)T细胞纯度均达到70%以上,IL-2+IL-21、IL-15+IL-21和ID2+IL-15+IL-21组与IL-2、IL-15组相比,细胞纯度和扩增倍数没有显著性变化;IL-2+IL-21、IL-15+IL-21和IL-2+IL-15+IL-21组(γδ)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和CD107a的表达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IL-2、IL-15单独组.以上结果表明,IL-21可通过上调(γδ)T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增强其抗肿瘤活性.
推荐文章
化合物OCAM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作用
细胞毒作用
SMMC-7721细胞株
MTT
流式细胞术
低剂量辐射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低剂量辐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胃癌
γ射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L-21增强γδT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免疫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白介素-21 (γδ)T细胞 细胞毒作用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6-22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军权 71 358 11.0 16.0
2 张娟 54 237 8.0 14.0
3 陈复兴 75 340 10.0 15.0
4 张南征 53 290 9.0 13.0
5 陈玲 56 172 8.0 10.0
6 张颂 8 20 3.0 4.0
7 周忠海 35 84 5.0 8.0
8 周燏 9 9 1.0 3.0
9 吕小婷 19 20 3.0 4.0
10 孙蕾清 9 12 1.0 3.0
11 朱云 27 119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介素-21
(γδ)T细胞
细胞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免疫学
双月刊
1001-2478
31-1899/R
大16开
上海市重庆南路280号5号楼1103室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2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23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