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哥白尼与牛顿是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两人由于不同的哲学观最终走向了不同的道路,在现代知识体系中,学科已成为学术研究和学术发展的体制化保障。它一方面是学者们赖以界定自己学术活动范围和限度,另一方面在学科内部对从事于该学科的研究者起着自我规范,形成某种"研究传统"或"学术共同体"。中国哲学的发展能从两位伟人能从习得什么,收获哪些,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精髓所在。
推荐文章
朱熹民本思想的政治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朱熹
民本思想
政治哲学
人民民主
试探牛顿神学自然观及其与机械论思想的关系
神学
科学
自然观
机械论思想
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其历史启示
第一次国共合作
背景
启示
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及其应用的相关分析
地理国情普查
国土资源
普查成果
成果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哥白尼与牛顿的哲学观及其对于中国哲学的时代价值——剖析“哥白尼的绝交书与牛顿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作用”
来源期刊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哥白尼 牛顿 科学技术 中国哲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45
页数 2页 分类号 N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皇甫芳 云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哥白尼
牛顿
科学技术
中国哲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季刊
1007-9106
62-1110/C
大16开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9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98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