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石蜡切片法和透射电镜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的五味子根、茎和地下横走茎的解剖结构,旨在分析地下横走茎发育过程,探寻地下横走茎与根、茎在显微结构上的异同.结果显示:①五味子地上茎与地下横走茎在发育过程上有很多相似点,都有原生分生组织、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等3个阶段.但在初生生长的超微结构、茎尖形态和次生结构上也有明显差别;地上茎尖第1层细胞外有明显薄膜,核膜发育完整、质体多、液泡相对较少.地下茎茎尖相对于地上茎尖生长缓慢,液泡多,营养多以脂滴形式存在;地下茎尖呈弯钩状,次生维管组织在横切面上的比例较地上茎尖小.②五味子根次生结构包括周皮、次生韧皮部、形成层和次生木质部.在次生生长的过程中,根中央有未木质化的薄壁细胞.地下横走茎初生木质部发育方式属于内始式,从本质上不同于根的初生结构发育方式.
推荐文章
五味子地下横走茎的控制方法
五味子
根状茎
控制
无性繁殖
营养竞争
雌花分化
丰产稳产
预备枝
家植北五味子根系及横走茎状况调查
北五味子
根系
横走茎
五味子地下茎不同处理方法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五味子
地下茎
剪留方法
植株生长
不同茎长茎粗及变种对南五味子扦插的影响
南五味子
茎长
茎粗
变种
扦插
成活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味子根、茎和地下横走茎形态解剖学研究
来源期刊 特产研究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五味子 地下横走茎 解剖结构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9
页数 分类号 Q944.5
字数 27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721.2012.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英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143 775 13.0 21.0
2 许培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36 158 6.0 12.0
3 艾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100 513 12.0 19.0
4 王振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52 285 9.0 15.0
5 范书田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70 360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味子
地下横走茎
解剖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产研究
双月刊
1001-4721
22-1154/S
大16开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12-182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3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