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沙颍河干流界首至阜阳段为研究区,建立河流与地下水水量交换的数值模型,研究其主要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水量交换关系.在研究中发现:排泄河流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之一,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量交换主要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河流与地下水的交换水量与河流水力传导系数C直接相关,基本呈指数关系.当C值为100 m2/d,沙颍河干流高洪水位期间,河流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为4.77×10-6m3/(s·km),在距离河流小于1000 m范围内的潜水水位受补给影响明显 ;在枯水季节,地下水对河流平均补给强度为7.26×10-3m3/(s·km).枯水季节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强度较大,过度开采可能引起地下水对沙颍河的补给量减少,对枯水季节沙颍河河道流量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推荐文章
某傍河污染场地排污河与地下水水力联系模拟研究
傍河
地表污染源
Processing Modflow
水力联系
水动力学
长江中下游河湖水量交换过程
河湖关系
河湖水量交换系数
洞庭湖
鄱阳湖
长江中下游
河流—地下水系统水量平衡耦合模型分析——以海河流域黎河下游为例
河流—地下水系统
HEC-RAS模型
MODFLOW模型
耦合模型
Picard迭代
水量平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沙颍河干流与地下水水量交换研究
来源期刊 水资源保护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数值模拟 水量交换 沙颍河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41.2
字数 33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933.2012.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月赞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53 418 11.0 17.0
2 刘佩贵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4 75 5.0 7.0
3 陶建华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下水补给
数值模拟
水量交换
沙颍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保护
双月刊
1004-6933
32-1356/TV
大16开
南京西康路1号
28-298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4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