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PhiX174噬菌体裂解基因E和温敏控制表达系统与质粒pPBA1100基因杂交,构建了重组子pPBA1100-E.将重组子转化到多杀性巴氏杆菌中,通过温度诱导使裂解基因表达.用限制性内切酶检验重组子,扫描电镜观察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菌幽灵和菌落形成单位评价遗传灭活率.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琼脂糖电泳呈现3条谱带,分子量与理论值一致;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重组子在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成功表达,获得了细菌幽灵;菌落形成单位检验结果显示,多杀性巴氏杆菌遗传灭活率达到99%.为制备天然细菌外膜蛋白抗原疫苗提供技术依据.
推荐文章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菌影的制备
牛多杀性巴氏杆菌
菌影
裂解效率
多杀性巴氏杆菌免疫逃避机制
多杀性巴氏杆菌
免疫逃避
吞噬作用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
机制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多杀性巴氏杆菌
荚膜
脂多糖
外膜蛋白
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LAMP检测技术的初步建立
牦牛
多杀性巴氏杆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KMT-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PhiX174基因E介导的遗传灭活多杀性巴氏杆菌
来源期刊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裂解基因E 多杀性巴氏杆菌 细菌幽灵 扫描电镜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2-55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5.1
字数 3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必凤 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 68 778 16.0 24.0
2 杨旭夫 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 23 113 6.0 10.0
3 刘东胜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解基因E
多杀性巴氏杆菌
细菌幽灵
扫描电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双月刊
1006-0464
36-1193/N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南昌大学期刊社
44-19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1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6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