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全电子相对论BVP86/DNP水平下对CO在Au55,Ag55和Cu55团簇上的吸附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考察了电荷对吸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O在Au55团簇上吸附能最大,其次为Cu55团簇,最弱的为Ag55团簇.团簇电荷对C—O键活化和CO与团簇表面原子成键影响较小.金团簇的电荷对吸附能影响较大,而银和铜团簇的电荷对吸附能影响较小.CO吸附到团簇上导致团簇上电子向CO转移.C—O键活化强度与吸附位置密切相关,其中孔位吸附导致C—O键活化程度最大,最弱的为顶位吸附.CO在金团簇上吸附具有较好选择性,而在银和铜团簇上吸附无选择性.
推荐文章
分子氧在Con小团簇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Con团簇
ConO2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电子性质
M2Al2(M=Au,Ag,Cu)混合小团簇的密度泛函研究
M2Al2(M=Cu,Ag and Au) 团簇
蝴蝶结构
结合能
能隙
肉桂醛在M13(M=Au,Pt)团簇表面加氢反应机理分析
肉桂醛
M13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加氢
负载型钯团簇上氢分子吸附和解离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多相反应
分子模拟
氢解离
钯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O在M_(55)(M=Cu,Ag,Au)团簇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CO吸附 纳米团簇 吸附能 电荷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3-948
页数 分类号 O64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元勤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设计中心 68 207 7.0 11.0
2 胡建平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设计中心 37 122 7.0 9.0
3 吕申壮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设计中心 15 33 4.0 5.0
4 唐典勇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设计中心 22 40 5.0 5.0
5 孙国峰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设计中心 24 41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O吸附
纳米团簇
吸附能
电荷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