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性命双修”是道教内丹理论的思想内核,它改造并吸收了儒学的主要哲学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实现了“天人合一”,既承继了儒家心性理论的主要思想,也发展和超越了儒家心性理论.尤其是从道教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用“性命”说把“三教”统摄在一起,把“常道”、“元神”同儒家和佛教的“本心”、“本性”作了形而上的整合,在形上的层面上一同放在本体的高度;既提升了“道”的形上内涵,也兼纳并蓄了“道本体”、“心本体”、“性本体”等理论.把“道”、“神”、“心”、“性”放在同样高的位置上,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也是开拓性的.本文运用“一元二分”的方法,对“性命双修”理论从本体上进行诠释,作形而上的剖析,意在深化对中国哲学本体论形上内涵的再认识.
推荐文章
医学人本论:医患和谐的伦理之根 ——兼论"医生也是人"
医学人本论
医学功利论
医患和谐
医患命运共同体
医患关系
关于医药工程哲学的初步思考——兼论中医药工程哲学
医药工程哲学
中医药工程哲学
工程哲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性命双修”哲学形而上探微——兼论其人本论架构
来源期刊 品牌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性命双修 常道 本心 气质之性 元神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品牌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4-75
页数 分类号 B83-02
字数 38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渊深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性命双修
常道
本心
气质之性
元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品牌研究
旬刊
2096-1847
14-1384/F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18
总下载数(次)
96
总被引数(次)
11175
论文1v1指导